一、企業簡介
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集市政工程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檢測及技術研發于一體的綜合型甲級設計企業。公司以“做城市建設領域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愿景,擁有實力雄厚的設計團隊和覆蓋多個行業的設計資質,致力于向顧客提供高品質的市政工程建設一體化解決方案。
成立60年來,公司不僅承攬了湖北省及武漢地區大部分市政勘察設計咨詢等項目,更將經營范圍拓展至全國十多個省(區)市,并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了各方業主的高度評價。公司共有四百余項工程榮獲國家、省(部)、市級各類獎項,在全國市政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較高的知名度。
二、建設歷程
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于2016年5月與上海金慧軟件有限公司簽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合同,項目分為兩個階段:
1. 一階段為綜合辦公、人力資源、市場經營、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圖檔管理、移動通、知識庫;
2. 二階段為設計項目、協同設計、項目組合管理、知識庫(二期)、領導駕駛艙。
其中二階段設計項目管理于2017年10月正式開工啟動,需求于2017年12月完成確認,2018年4月安裝部署完成,2018年5月開始試運行,2018年10月開始正式運行,經過系統不斷運行完善,截止2020年低,設計項目管理系統中生產項目635條,成果36127條,線上校審單2923條,線上提資單1625條,線上出圖申請單683條,其他各模塊數據若干。
三、功能特點
為方便領導在系統上能隨時監控生產項目的上線率、執行質量、執行進度等情況,在系統單獨增設生產管理模塊,使公司領導能隨時在線查看項目的各種情況,部門領導以及各生產管理崗位能隨時查看到自己部門項目的執行情況,及時進行自查,再針對自查結果進行設計項目管理內工作流程補充和完善,填報整改情況,最終由專職人員對線上項目進行定期檢查,對最終執行效率未達標,執行質量差的項目在月度生產大會上進行公示,再配合公司獎懲制度對部門負責人以及項目經理做出500-1000元罰款。
1.生產計劃管理
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全院各部門每月生產計劃的上報、匯總、審核、檢查、督促等工作
① 例會:客戶每月組織生產管理例會,由公司副院長牽頭
② 計劃上報:各部門在生產計劃表中填報本部門本月度需要進行線上執行的項目
③ 匯總:各部門上報計劃自動匯總成公司級月度生產計劃表
④ 復核:填報完成后由經營部進行復核
⑤ 執行:各項目自行在設計項目空間中進行項目運轉
⑥ 檢查:月中/月末時由經營部專職人員對線上項目進行檢查
⑦ 公示:公示檢查結果
⑧ 督促:提醒各部門負責人督促修改項目線上執行情況
⑨ 綜報:對整改情況再進行線上填報
2.線上執行質量
查看月度計劃上報中項目的線上執行情況,自動計算項目執行進度百分比,同時能點擊查看項目關鍵控制點位各單據填報質量,統計部門實際上線率,為中期/月度檢查提供線上手段,同時配備各關注點位查詢功能,例如:列入檢查的線上項目,線上執行質量檢查統計,線上不合格及其整改情況,實際上線率,線上項目歸檔情況。
3.領導管控
生產計劃表:線上直接查看各部門月度生產計劃表,可根據查詢標簽部門、年份、月份、項目分類(當月已完成、正在進行設計、準備投標、前期研究項目)、計劃狀態(已提交、未提交、已確認)標簽進行組合過濾查詢
考評統計表:圖表形式查看各部門間完成率對比情況,各部門完成情況趨勢情況(數量、增長率),明細查看各部門月度計劃數量、實際完成數量、完成情況。
線上管理項目:明細表方式查看線上管理的各項目執行情況百分比(項目執行各關鍵點位占比固定),鉆取可查看項目各關鍵點位詳細單據
線上執行質量檢查:明細表方式查看線上項目執行質量,檢查記錄、是否合格、不合格事實、是否需要整改、整改時間、整改是否合格等情況信息
四、系統價值
此系統適應了武漢市政院內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貫徹 “完善提升、深化應用、安全運行、再上水平”的方針,以業務集成、業務應用、信息資源開發和信息服務為核心,大力推進信息技術的深層次應用;建立并健全信息化制度規范體系,并強化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措施,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全力推進信息化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領域的推進作用,以信息化帶動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以OA為基礎,以市場經營、項目管理、設計流程為主線,優化院管理流程,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對項目的計劃、進度、成本、質量和成果進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包括人力資源、協同辦公、市場經營、項目管理、設計協同、綜合圖檔管理、統計分析與領導決策、知識庫等在內的設計與管理一體化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管理規范化、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促進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相融合,通過信息化帶動企業管理的創新。
此次信息化建設以國際先進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協同設計、職能管理、平衡計分卡、流程再造、知識管理、商業智能等相關管理理念作為理論指導。同時,信息化的規劃、建設和推廣應用的過程也是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及行政各方面管理的梳理、優化及落實的過程,從而帶動企業管理的創新,對企業管理的提升起到“基礎性支持、支撐、服務和引領作用”,最終通過企業信息化的工作將企業打造成現代化的“信息化企業”。
(二) 將企業管理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化”和“精細化”的轉變奠定數據信息的基礎。
實現了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目標。信息系統的建設首先將對企業生產、經營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基礎數據及管理信息進行系統性的分析提煉,然后所實現的軟件系統將實時采集客戶、合同、項目、計劃、進度、圖文檔、費用、人力資源、技術、質量、設備材料、資產、財務、行政等企業各方面的信息,并將目前分散的各類信息資源集成到統一的企業級應用平臺之上,滿足各方面管理的需要,方便保存、檢索、統計及分析,提高信息資源的及時性、準確性及使用的便捷性,并可形成知識的積累與傳承。信息的共享使得企業“集約化”和“精細化”的管理方式成為可能。
(三) 通過建立企業高效統一的業務協同工作與管理平臺,促進工作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信息系統將作為企業所有員工從事生產、經營或行政各方面工作的操作平臺,系統將“固化、優化、活化”企業的各種制度、標準及規范。從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管理職責、功能定位等方面對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及明確,并通過信息系統使得各類制度、標準與規范得到落實和應用,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有力地促進企業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目標。
其中,“項目管理”作為管理提升活動的主攻方向,通過生產項目管理軟件系統的有效推行,促進項目管理體系的完善,項目管控模型的構建,項目全過程的管控,以及企業管理與項目管理的統一,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項目管理水平。
(四) 通過一些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簡化知識歸檔流程,提高知識歸檔的效率。
通過一些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武漢市政簡化了院內知識歸檔流程,提高歸檔的效率,并在歸檔過程中增加知識信息的有效信息源,并逐步完善歸檔明細管理制度,以便解決各部門和分子公司的知識歸檔不及時和知識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另外,為了提高知識管理的服務支撐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知識數據信息查閱權限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分配相應部門和人員的查閱權限,簡化查閱審批流程。
(五) 通過建立決策支持信息系統平臺,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風險管理,為領導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信息系統能夠對生產、經營及行政各方面各個活動的狀態進行實時的反映,并通過詳盡的KPI指標體系,層層反映企業當前的運行狀態,并將采集計算的數據形象化、直觀化、具體化,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并可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預警及一定程度的分析,為企業領導的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在扁平化、矩陣式的組織結構框架下,信息系統將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系統的建立與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