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簡介

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10月,是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中華煤氣)在內地第一個水務合資項目,享有吳江行政區域內30年供水特許經營權。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為區域供水模式,以太湖為取水水源,全市1176平方公里全部實現聯網供水。供水管網超5100公里,服務客戶超62萬戶,年供水量超過2億立方米。


二、項目背景

華衍水務各合資公司旗下工程數量龐大,工程類型眾多,地理范圍較廣,單純依靠人工很難做到對工程全過程特別是工程現場的全面、實時、有效、深入的管理,尤其是隱蔽工程的管理、施工現場安全的管理、施工人員的管理等都不夠深入、不夠實時、不夠有效;目前工程項目全過程的相關檔案、信息、數據等都是依靠紙質材料在傳遞,不夠系統化、形象化、連貫化,不便于查找,也容易丟失和損壞,給后期工程驗收帶來較大困難;工程審批流程時間跨度大、審批周期長,信息不夠集中,修改的隨意性較大,造成了工程審批過程復雜、往復較多。


工程項目全過程參與人員角色眾多、范圍較廣,公司內部各部門、公司外部的設計單位、施工方、監理方、供應商等信息不同步,共享不及時,造成不同部門、角色之間的工作銜接不流暢,工作配合不充分,損耗較多;工程項目涉及到較多信息系統的數據,尤其對采購供應鏈、資產、財務、倉庫、檔案等系統有較多數據傳遞,但是目前各系統之間數據相對割裂,沒有打通,不能圍繞工程業務形成有效的數據鏈;基于目前的業務現狀,不同的工程類型之間,很難做到橫向、縱向的深入分析和比較,很難通過相關數據來發現工程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當前的業務現狀也很難做到對工程管理人員、施工方、監理單位的精細化管理,尤其是人員的變動等也容易給時間跨度較長的工程管理帶來較大影響。


基于以上這些問題現狀,結合智慧華衍建設的戰略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先進的、穩定的、專業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來對華衍水務旗下各工程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有效、深入的系統化管理,依靠互聯網、物聯網,借助移動終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來全面提升華衍水務的工程管理水平、效率和效果。


三、 建設目標

1通過平臺的建設,固化華衍水務工程項目管理的標準和規范,實現工程項目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


2) 通過平臺的建設,實現對工程項目進度、費用和質量的精細化管理,加強對各工作環節的過程監控和跟蹤能力,并為決策層提高更準確的項目數據。


3) 通過平臺的建設,建成華衍水務工程項目管理模板庫,沉淀和總結項目最佳實踐,實現知識的積累和轉移。


4) 通過平臺的建設,實現工程項目過程文檔和歸檔檔案的管理。


本項目將開發適合華衍水務的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平臺,系統功能設計將充分考慮模塊的開放性和可重用性,充分考慮與現有以及今后建設的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系統建設能滿足華衍水務10年以上業務發展的需要,并具有良好的擴展能力。


四、 應用價值

1.工程項目全流程管理

從項目立項,項目設計,編制預算,CEA申請,上家簽訂合同,材料請購,招投標,下家簽訂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驗收及歸檔,開通供水,甲供材領用確認,上、下家工程審計,上家收款、下家收款,項目結項,項目成本、利潤統計,實現整個工程項目的全流程管理,控制;


2.隱蔽工程的監管

通過上傳實時照片、實時影像,從而監管隱蔽工程的質量,規避隱蔽工程的風險;


3.工程項目材料管控

通過上傳照片,特別是材料編碼的照片,對工程項目材料、用料方面進行管控;


4.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監管

通過系統,可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進行評分管理,從而達到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監管;


5.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公司工程項目數量多,人手緊缺,路途成本高,所以利用系統監管工程項目,從而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BPM電子審批平臺以及APP手機端做接口,隨時隨地都可進行電子審批;


5.打通所有工程項目相關的系統,實現信息一體化

工程管理系統將與采購供應鏈、財務、倉庫管理、檔案等系統做接口,將信息同步、匯總,形成有效的數據鏈,并將數據、信息做深入的分析及比較,及時反應工程管理過程中的問題。